1927年5月7日,奥地利维也纳天文馆落成开幕,这是天象仪发明国德国以外的第一座天文馆。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在1928年拆除,在维也纳休闲和游乐园修建了一个新的普拉特星空剧场,并于1931年12月4日开放。星空剧场的直径20米,460个座椅,使用蔡司II型 天象仪。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天文馆没能生存到1945年。在二战即将结束时,天象仪被移出城外保存下来,天文馆遭到破坏。
20年之后,1962年6月16日维也纳市长弗兰茨.乔纳斯为维也纳新天文馆奠基。新天文馆毗邻著名的维也纳摩天轮在普拉特的入口处。新天文馆配备了卡尔.蔡司IV型天象仪。多年来,维也纳天文馆让无数儿童和成年人在这里感受到星空的魅力。赫尔曼·穆克从1964年至2000年任维也纳天文馆馆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使维也纳天文馆成为奥地利天文普及教育的中心。
2002年秋季,维也纳天文的设备再度更新,安装了新的蔡司宇宙IX型天象仪和第一台蔡司通用激光图像投影器(ZULIP)。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馆设备,维也纳天文馆可以表现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太阳系行星的视频和图像,用于天文节目和教学演示。
2008年初以来,维也纳天文馆与维也纳著名的库夫纳天文和乌拉尼亚天文台进行合作,成为维也纳成人教育中心的天文机构。
库夫纳天文台位于维也纳西部欧塔克宁区,在加青贝格山腰上海拔302米处。该天文台最初是私人科学研究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维也纳建筑不断增加,产生的光害妨碍了夜间天文观测,因此逐渐转型为天文教育机构。库夫纳天文台的主要任务是对大众进行天文教育,操作和保存具有历史价值的天文仪器,以及其他天文学小型研究项目。
乌拉尼亚天文台的名字来自司天文学的缪斯乌拉尼亚。它由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师Max Fabiani设计,位于维也纳河的出河口。天文台建成投产于正式开幕前的三周,这是为了能看1910年4月20日回归ide 哈雷彗星。1910年5月20日由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揭幕。二战期间,乌拉尼亚天文台严重受损,穹顶彻底被毁。重建后于1957年重新开放。天文台目前是一座天文台和公共教育机构。
维也纳天文馆,库夫纳天文台和乌拉尼亚天文台,一共有3个圆顶!无论是在维也纳天文馆利用天文馆的圆顶观看欣赏天象节目,还是在天文台白天观看太阳和夜晚观察星空,再加上有趣的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和文化活动,维亚纳天文馆为幼儿园以上年龄和各级学校的学生以及成人,在天文学的兴趣培养,在科学教育方面提供了最佳补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