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1929年11月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第一座天文馆(世界第13个天文馆)——莫斯科天文馆落成开放。该馆的落成,标志着西方以外的社会主义阵营有了第一座天文馆。
坐落在莫斯科市中心花园环带外的莫斯科天文馆,由天象厅、展览、天文台和天文广场组成。其中天象厅的直径为25米,有500个座椅,使用蔡司II型天象仪,可以投影5,400颗恒星,以及行星并演示它们的运动。莫斯科天文馆以教育为目的的,进行天文知识普及工作和科研活动。该馆使苏联人民特别是少先队员们从小就能够得到唯物主义宇宙观的教育。学校学生以及航海航空人员都以天文馆为他们进行天文教学实习的场所。
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天文馆被俄罗斯私人企业家收购,并在1994年关闭。90年代末,天文馆的大部分股权转给莫斯科市政府。改造始于2002年,几经磨难,的莫斯科天文馆于2011年重建天日。
新馆重生
2011年6月12日,经过17年的漫长等待后,斥资1亿美元建设的莫斯科天文馆重新对公众开放。新改造的莫斯科天文馆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悠久的外观,但从地面升高了6米。莫斯科天文馆的面积也增加了6倍,达到1.7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馆之一。天文馆建筑有4个楼层,其中包括天文馆和月球展馆,4D影院,4个餐厅,和一个天文公园。在园区内有两个天文台。新建成的莫斯科天文馆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场馆,成为结合了科学和教育资源的公众休闲中心。该馆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游客,“以通俗的语言,讲解复杂的宇宙”。
大球厅——宇宙剧场 大球厅位于天文馆的顶层,里面是天文馆直径25米的宇宙剧场,拥有364个舒适的座椅。剧场安装了最先进的光学天象仪——蔡司9型天象仪。目前上演的主要节目有:“在天文馆的天空下”。另外大球厅也可以举办音乐会。
在大球厅的下面是维纳斯博物馆(2厅)。有包括天体模型和陨石收藏等展品。室外是天文花园,这里有30件天文仪器,一个博物馆和两个天文台。
天文馆的一层是维纳斯博物馆(1厅)和月球博物馆互动展(1厅)。其中维纳斯1厅展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和莫斯科天文馆的历史。展厅中有两架退役的蔡司天象仪,其中第一架天象仪的一个恒星球被剖开,在截面上安装了玻璃,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恒星球内部的结构。另一架蓝色的哑铃式天象仪斜立在展厅中。在月球互动1展厅,有互动太空展览。
地下一层是月球博物馆互动展(1厅)、4D影院和小球厅。展厅有天文和物理展览。4D影院提供有关太空探索和宇宙的纪录片。
在莫斯科天文馆,观众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各种仪器,观众能亲手启动“傅科摆”,了解黑洞的结构,探索龙卷风的成因,甚至在“月球表面”跳跃。观众可以收集“火星”表面岩石样本;体验自己在不同星球上的体重,还可以骑着“太空自行车”遨游太空。可能将来还将让观众尝尝太空食品。这里有欧洲最大的天文馆圆顶,每个人在此都感到有趣。
会议室和4个餐厅 可容纳88人的会议室用最先进的技术配备。会议室旁有一间咖啡厅便于茶歇时进行交流。另外还有小吃吧,复古咖啡馆和“望远镜”餐厅提供小食、咖啡和欧洲日本料理的自助餐。
感受宇宙
莫斯科天文馆令人充满怀旧情结,焕然一新的莫斯科天文馆不仅继承了过去的传统,更满足了一个现代化的21世纪天文馆的需求。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各地对天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莫斯科天文馆将重新成为莫斯科的主要景点之一,以及俄罗斯天文学最重要的中心之一。无论如何,重生的天文馆将再次给成千上万人独特的机会,去感受宇宙的脉搏,并探究太空的奥秘。(郭霞)
莫斯科天文馆网址: http://www.planetarium-moscow.ru/e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